写在3·15到来之际,当冤大头是老百姓最划算的选择

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-05-10 14:56:27

纪晓岚在《阅微草堂笔记》里曾经记载了一个故事:

 

有几个书生去参加乡试,因为是夏天,天气炎热,于是喜欢趁夜赶路。有一天晚上,走到一个破庙门前的时候,大家都走累了,于是停下来坐在台阶上休息。突然,听到庙后有人在讲话,以为是偷瓜的人,于是屏气凝神用心偷听。

 

一个人说:先生从哪来啊?

 

另一人答:刚才跟相邻的坟墓争地界,已经向城隍公投递了状纸,先生在官府做了一辈子幕僚,请您帮我判断下,这官司我会赢吗?

 

这位幕僚笑道:你真是书呆子啊,案子输赢全靠当官的一念之间,但凡证据有一点点模糊之处,可以判你赢,也可以判被告赢,还可以双方各打五十大板,发回不予受理,或者做个和事佬,劝你们一人各让一步,全看主事官员心情。

 

先前那人道:那我这官司怎么办?

 

幕僚道:常言“官断十条路,九条人不知”,十种判法,都有法律条文可以依据,无论怎么判都有道理,从古到今都是这样。城隍判官都不能判断,阴间的冥吏鬼卒,常常接到两个坟地之间的纠纷诉讼,都发财了。

 

说完,外面就沉寂了,应该是两个鬼在说话。

 

吴思先生在《潜规则》一书给这种官员任意决断的权力取了个名字叫“合法伤害权”。

 

吴思先生说:将“合法伤害权”用到平民百姓身上,其影响和意义最为惊心动魄。,为了告掉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乱收费,究竟要冒多大的风险,付出多高的代价,胜算又有几何?反过来,官吏们敲诈勒索,收取苛捐杂税,一旦被百姓告倒又有多大风险,多大损失?几笔账算下来,结论竟是骇人听闻的两句话:当冤大头是老百姓最合算的选择,而当贪官污吏则是官吏最合算的选择。这不是道德问题,而是利害格局决定的。……合法伤害权的最大受益者是整个,连皇帝都算不上,而最大的受害者则是农民集团。如果拿现代工商社会打比方的话,那么最大的受益者不是老板而是经理层,而最大的受害者则是消费者群体。

 

这种情况放到现在,打个比方,你花5000元买了一部手机,后来才发现这手机有质量问题,如果你要挽回损失,有几个步骤。

 

1、投诉到消费者协会,首先你得自己准备证据,比如购买的发票等。其次,你还得自证这手机的质量问题不是你磕到碰到砸到,没有进水没有带到腐蚀场景使用过引起的。

2、消费者协会会进行调解,如果商家有良心些,退你部分钱款补偿你点小礼品现金券之类的,或者给你换部新手机就此了事。

3、你觉得不公平,这个时候消费者协会就没办法了,。,有可能胜诉,有可能败诉。

4、即便你赢得了官司,商家拒不执行你能怎么办?

5、申请强制执行,终于挽回5000元的购机损失。

 

在以上几个步骤中,作为消费者,你确定你买手机的时候都会开正规发票?你确定开的发票你都保留了??即便找得到,在鉴定过程中,你上班请假一天要损失多少工资?鉴定费要多少?之后还有官司成本,起诉状你会写吗?需要请律师代笔吗?打官司期间你的工资又要损失多少?官司要是输了怎么办?即便赢了,商家拒不执行,你在申请强制执行时要消耗多少时间精力及金钱消耗?一年后终于强制执行拿回了5000元,你此时算算成本账,或许一开始接受调解拿点补偿确实是最经济实惠的方案。

 

作为商家来说同样如此,出问题的几率总是很小的,花点小钱,避免事态扩大,,假设真要打官司,商家炮制证据总要比消费者简便得多,且商家自己就有法律部,花钱养人难道是白养的?赢得官司的几率要大得多。但是商家又怕极端的消费者到店闹事,,所以一般也不太愿意闹上法庭。

 

站在法官的角度,一天要判十多个案子,消费者通常取证困难,证据存在瑕疵,另一边却是要什么证据都可以造。消费者没有时间耗,商家却有专门的律师辩论,你想你站在法官的角度,一边要各种调取证据,费时费力,旷日持久,另一边却好整以暇,你说你愿意判谁赢?另外,判了消费者赢,再冒出来几十个消费者呢?那不是又增加了几十场官司,还不得累死。但是消费者要是输了,其他人就望而生畏了。

 

对于法官和商家来说,都是合法伤害权的既得利益者,而消费者如果坚持只为了心中一口气打官司,通常都不会有好结果,这是利益及麻烦程度决定的,肯不怕麻烦主持正义的人毕竟是少数派。

 

不仅仅是消费者问题,昨天文章中提到的张海超“开胸验肺”事件,职员与用工企业之间同样处在弱势地位,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工作人员真的是罔顾正义?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怕麻烦,,这个月上班干十件事和干三十件事,那的工资都是一样的,为什么不选择麻烦最少,只用干十件事的那种结果呢?

 

今天我也拿到了一份劳动仲裁的判决书,我理解并尊重仲裁院法官的判决,但并不意味着我服从这份判决。在提交之前,其实就大致能够预判结果,任何事物背后都有支撑运行的规律,但有些事还是得做,起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,问心无愧就好。当冤大头是大多数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,但我不是大多数,从来都不是。

 

马基维亚利认为,施恩能不能得到回报,取决于受益者的良心;加害者则只需依赖对方的恐惧。任何人都有恐惧,但不是任何人都有良心。

发表
26906人 签到看排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