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教育应从家庭开始

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-04-24 11:20:20

早教玩具

在平时,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父母非常重视孩子吃得好不好,睡得香不香,冷不冷,热不热等,却很少有人认真地思考过孩子在各阶段的发育特点与潜力。孩子从出生开始,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、相应的早教内容和方法,只有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,把握不同时期的重点, 才能够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,促进孩子智力的开发。

在平时,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父母非常重视孩子吃得好不好,睡得香不香,冷不冷,热不热等,却很少有人认真地思考过孩子在各阶段的发育特点与潜力。孩子从出生开始,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、相应的早教内容和方法,只有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,把握不同时期的重点, 才能够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,促进孩子智力的开发。

1~3个月:
这一时期的宝宝的接受能力不是很明显,训练的重点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先天反射,另一方面还要尽早建立后天条件反射,如定时喂奶、定时解尿、定时入睡等,越多越好。也要重视孩子听觉和视觉的训练,让孩子听各种不同的声音,看各种色彩鲜艳的东西。

3~6个月:
这个时期宝宝比较好动,训练重点是手的抓握能力和全身运动的功能。如让孩子伸手抓取玩具。也可以进行撕纸训练,纸张要用比较脆一些的纸,那样 的纸更容易发出声响,妈妈先进行演示,让孩子进行撕纸。另外,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,最好多用一些单音节的发音词,比如啊、哈、哇等,说的时候尽量拉长语调,这样宝宝学起来就更容易些。

6~9个月
训练重点是练习翻身和爬行。在训练翻身和爬行时,父母要想尽办法激发宝宝的兴趣,比如可以先在地上一边爬,一边模仿小动物的声音,宝宝跟着爬的时候要和宝宝一起爬。
9~12个月
这个时候宝宝可以学习走路了,因此要把训练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独立站立和行走的能力上。父母可以帮着孩子走路,慢慢地增加松手的次数和时间, 孩子跌倒了不一定是坏事;还要注意和孩子的交流,使宝宝学会说“爸爸”“妈妈”等简单的词语;可有意地培养宝宝对事物的感知和认识能力。

1~2岁
训练重点巩固、强化宝宝的肢体动作机能,加强宝宝走、跑、跳等动作的灵活性。这时父母可以多放手,使宝宝能更长时间的独立行走,偶尔摔一下,对 宝宝学步不是坏事。给宝宝一些画笔,让他们尽情地去表现,不要刻意规定画什么,让宝宝随心所欲地涂抹,拓展他们的想象力。

2~3岁
在这一阶段要多和孩子交流,重点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。比如“你好!”“我要……”“妈妈,再见!”。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学会了翻书,所以有空就多拿一些书给孩子玩,培养孩子对书的亲密感。

3~4岁
这阶段的宝宝的训练重点在于记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。父母要进一步加强宝宝语言能力的训练。有时间就说,还要多说,不要总是重复相同的话,增加宝宝的词汇量;同时要鼓励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玩耍,逐渐建立起生活和行为的规范。

身为父母,必须了解孩子在不同阶段生长发育的特点,日常与宝宝进行的交流接触、游戏以及训练,必须符合他们的生长发育特点,拔苗助长的做法将徒劳无功,事与愿违。父母唯有加强相应知识的学习和应用,科学地实施早教,才能取得良好效果。此外, 家长应形成科学的早期教育观念。

要蹲下来跟孩子说话。
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成长环境,父母则是幼儿的第一位启蒙老师,其教育行为对幼儿今后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“蹲下来跟孩子说话”,实际上就是要求家长,应尊重孩子,尊重他们的爱好,尊重他们的好奇心,将孩子的权利摆在恰当的位置上。“实在,孩子再小,也有自己的需求,成人的一厢情愿往旧事与愿违。”因此,作为家长应充分熟悉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充分贯彻这一点。如孩子十八九个月的时候,喜欢拿诸如筷子之类棒状的东西,不放心的家长担心宝宝受伤,总会呵斥孩子。实在,孩子的种种行为恰是他们探索性、创造性的表现,家长应该将自己放在与孩子平视的角度上,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,让孩子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。
要用游戏的方式与孩子互动。
从某种意义说,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游戏教育。婴幼儿是在游戏中发展心智、进步能力、增长知识的。作为家长,应和孩子一起游戏,在大天然中,在房间里,在书籍中,在对话里,在一切可以找到快乐因子的地方。那么,家长应怎样用游戏的方式与孩子互动呢?第一,孩子的玩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。日常糊口中,我们有时看不到看似随意的玩耍中所储藏着的教育内容。假如成人能有意地引导,让孩子专注地观察,学会思索,将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。第二,幼儿的爱好不长久不不乱,轻易转移,这是因为幼儿的留意保持时间短暂这一特点决定的。对于孩子所专注的某项事物,时间一长便轻易失去爱好。那么,假如此时父母能够随机应变,让游戏以另一种方式泛起,孩子的爱好火花又会被重新点燃。
家长要留意孩子行为及习惯的养成
观察力和熟悉能力的养成。
孩子对什么都感爱好,都想摸摸、看看,这是孩子观察世界、积极探索的萌芽,也是他们获得糊口经验的一种途径。因此,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家长不能限制,应尽量知足孩子的自由流动欲望。孩子能独立行走时,家长可以带到户外让其看、听、触摸从而获得经验。另外,在让孩子接触事物,观察现象的同时,应留意引导他们将感官和这些物品建立起联系,从而使他们的熟悉能力得到锻炼和进步。
留意力的养成。
孩子留意力的养成是其今后良好习惯和自信形成的基础。首先,良好的留意力有助于孩子熟悉事物和意志力的培养。另外,假如孩子的留意力集中了,就能彻底完成一件事情,而彻底完成一件事情,就会增强自信。但处于这阶段的孩子,留意力是不随意的,家长应在孩子观察或操纵中培养他们的留意力。如,在儿童观察一件事物后,问他一些简朴的题目,促使他记住这件事物;或在给孩子讲故事时,先提醒他好好听,讲完后要问题目,以培养儿童的留意力。


发表
26906人 签到看排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