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例分享|张培勇:替格瑞洛用于PPCI干预2支血管的治疗

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-05-10 14:56:27

『推荐理由』老年男性,急性胸痛8小时入院。心电图显示前壁导联ST段抬高。急诊造影显示LAD及RCA均全闭,病情十分凶险。罪犯血管是哪一支?仔细读图,LAD中段闭塞后造影剂缓慢前进,远端无侧支血供;而RCA远端弥漫性病变,呈“鼠尾”状,闭塞段存在微通道,远端可见侧支血供。因而判断LAD为罪犯血管。根据最新的美国指南更新,PPCI时一次性处理严重狭窄的非罪犯血管是合理的。因此,术者在恢复左心室前壁血供后紧接着开通RCA的做法是可行的,但无疑支架内急性闭塞的风险也大大增加。替格瑞洛起效迅速、作用稳定、强力抑制血小板聚集,对于此类病例替格瑞洛明显优于氯吡格雷。
病史资料(男,63岁,60 Kg)

就诊时间: 2016年8月。

主诉: 因“胸前区闷痛”入院。

现病史: 以“间断胸痛近20年,再发加重3小时”。胸痛位于心前区,为闷痛,无放射,多于活动或情绪激动后发作。入院3小时前,无明显诱因再发,程度明显加重,伴出汗、胸闷,持续不缓解。

危险因素: 高血压20年,脑梗死3年,糖尿病1年,抽烟40年。

既往史: “高血压病”史20年;“脑梗死”病史3年;“糖尿病”病史1年。

个人史: 吸烟史40年。

体格检查: T 36.5℃,P 72次/分,R 18次/分,BP 130/87 mm Hg。双下肺可闻及湿啰音,心界饱满,心律齐,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。

心电图: 窦性心律,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,急性前壁心肌梗死,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待排。

初步诊断

诊断依据: 活动或情绪波动诱发心前区闷痛,缺血性ST-T改变。

病症: 1. 冠心病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;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;心功能Ⅱ级(Killip分级);2. 高血压病3级,极高危组;3. 2型糖尿病;4. 陈旧性脑梗死。

给药情况: 1)拜阿司匹灵300 mg 负荷剂量;2)倍林达180 mg 嚼服。

选用替格瑞洛理由: 患者为ACS合并糖尿病患者,且伴陈旧脑梗,血栓事件和心血管死亡风险高,需要尽快开通血管和使用更积极的抗血小板治疗。

冠脉造影

造影时间: 入院当天。

造影结果(一): 左主干弥漫病变,狭窄约40%。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,远端前向血流TIMI 0级。回旋支弥漫病变,中段可见一瘤样凸起,局部狭窄程度约80%,中段钝缘支弥漫病变,狭窄最重约90%,远端前向血流TIMI 3级。远端可见向右冠发出的侧支循环。

造影结果(二): 右冠状动脉开口处狭窄约60%,近段及中段弥漫病变,狭窄最重约70%,中远段次全闭塞,远段、后降支及左室侧支弥漫病变,狭窄最重约99%,远端前向血流TIMI 2级。远端可见来自左冠的竞争血流。

手术过程

手术时间: 入院当天。

手术过程(一): 放置XB 3.0指引导管至左冠状动脉开口部,送一根0.014"×180 cm Runthrough导引导丝通过前降支病变至其远端,沿导丝送入2.0×15 mm TREK球囊至前降支近中段,以10、14 atm扩张,定位3.0×18 mm Firebird药物涂层支架一枚于前降支近中段病变处,以10、12 atm释放成功,重复造影支架植入处残余狭窄<20%,中段狭窄最重约80%,远端前向血流TIMI 3级。

手术过程(二): 放置6F JR 4.0指引导管至右冠状动脉开口部,送一根0.014"×190 cm PILOT 50导引导丝通过右冠病变至其远端,沿导丝送入1.25×15 mm泰尔茂球囊于右冠狭窄病变处,自病变处以16、18、20、20、20 atm扩张,再送入2.0×20 mm PTCA球囊于至右冠狭窄病变处,以10、10、12、14、14 atm扩张,定位3.0×36 mm PARTNER药物涂层支架一枚于右冠中远段病变处,以10 atm释放,重复造影支架植入处无残余狭窄,远端前向血流TIMI 3级。

手术总结: LAD术前术后病变部位造影图。

RCA术前术后病变部位造影图。

PCI术后及随访

术后给药情况: 阿司匹林肠溶片 100 mg qn;替格瑞洛片 90 mg bid;瑞舒伐他汀钙片 10 mg qn;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40 mg qd;美托洛尔缓释片 47.5 mg qd;贝那普利片 10 mg qd;呋塞米片 20 mg qd;螺内酯片 20 mg qd。

术后随访: 经积极治疗后,患者未再出现胸闷、胸痛症状,双肺啰音消失,轻度活动不受影响,心率控制在60次/分左右,血压控制在110/70 mm Hg左右,空腹血糖6~8 mmol/L,餐后血糖9~12 mmol/L。

病例讨论

时间就是心肌,时间就是生命。发病后1小时内实施再灌注,可预防心肌梗死,使梗死“流产”;1~3小时内实施再灌注,可大量挽救心肌;3~6小时内实施再灌注,可挽救心肌降低;6~12小时内实施再灌注,基本不挽救心肌,但可阻止梗死范围扩大,改善血供,降低心原性休克及死亡风险;>12小时,如有缺血依据也可PCI干预,可以改善心室重构。指南强调:早期、快速和完全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(IRA)是改善STEMI患者预后的重要关键。

溶栓or急诊PCI?发病3小时内,溶栓获益及死亡率与直接PCI相当;3~6小时,溶栓效果开始不如直接PCI;6~12小时,首选直接PCI;>12小时,若仍有症状或持续缺血证据,直接PCI。直接PCI对罪犯血管有更高的血管再通率,作用有效(TIMI血流3级)而持久(较低的再闭塞率),可有效改善左心功能和减少心源性死亡率,长期随访显示直接PCI可明显降低STEMI的总体死亡率。

证据引用: 《2015年中国STEMI诊治指南》指出:发病12 h内,预期FMC至PCI延迟时间>120 min,无溶栓禁忌证者,应选择溶栓治疗(I,A),可在30 min内尽早启动。溶栓后3~24 h实施冠脉造影(Ⅱa,A)。2015、2016指南都强调开展急诊PCI的医院,启动时间从首诊医疗接触(First Medical Contact,FMC)至PCI时间<90 min(Ⅰ,A),首诊不能开展急诊PCI的医院预计FMC至PCI时间延迟≥120 min时,应尽快把患者转运至有直接PCI条件的医院(Ⅰ,B)。

非梗死相关血管处理时机。既往指南指出:急诊PCI时仅处理IRA,择期处理非IRA,不推荐同时进行多支血管PCI。基于PRAMI、CvLPRIT、DANAMI 3-PRIMULTI与PRAGUE-13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结果,2015年美国STEMI指南指南对直接PCI同时进行非梗死动脉PCI的推荐等级由Ⅲ变为Ⅱb,存在多支病变的STEMI患者在血流动力学稳定时可考虑非梗死动脉PCI,可与直接PCI同时或另行分期手术。同时需结合患者危险因素评估多支PCI风险。

氯吡格雷or替格瑞洛?无禁忌证者除阿司匹林,联合P2Y12受体抑制剂首选替格瑞洛,而且强调在首次就诊时给药。其次氯吡格雷。优先选择替格瑞洛因其是可逆结合的新型P2Y12受体抑制剂,为前体药物,无需肝脏代谢,直接作用快速起效,30 min血小板聚集抑制率达41%。总体出血风险与氯吡格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。对CYP219慢代谢、血小板高反应性患者、冠脉复杂病变者、糖尿病患者、CKD(除透析患者外)患者推荐首选替格瑞洛。

双抗时间?现行指南仍推荐PCI后双抗持续时间至少12个月,除非出现出血并发症或出血风险很大,否则不应停药。但ISAR-SAFE研究结果显示,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双抗治疗6个月和12个月的净临床获益相似;ITALIC试验结果显示,对于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,新一代DES植入术后双抗6个月和24个月的出血和栓塞事件无显著差异。DAPT研究:双抗治疗30个月与12个月相比能够使支架内血栓发生率降低71%,可进一步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和脑血管事件达29%。

医师介绍


张培勇,医学硕士,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,2010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,2013年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。一直以来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,擅长常见的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,发表国家级论文6篇。

二维码(扫一扫即可分享)

发表
26906人 签到看排名